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的陈列馆摆放着这样一门炮:材质取自松树树干,整门炮长3.2米,内径8厘米,外径17.5厘米,重100多千克,由炮尾和炮身两部分组成。炮尾被削成壶嘴状,在其右上方特意留了一个小圆孔,那是炮的点火部位。炮身分为上下两合,为承受火药发射的张力,使用三根圆形铁环固定。
该炮是后人依照文家市大捷中所用炮原型按1:1的比例复制而成。原物由当时辅助红军作战的当地赤卫队打造而成,攻击距离最高达300多米,杀伤范围达20平米,球形炮弹的原料主要是黑硝、铁钉、石块、瓦片等。它的发射原理很简单:先是将炮尾部分插入土中,用来减缓发射引发的后座力;然后,使炮身朝上倾斜放置,炮口方向对准攻击目标;最后,从炮尾处点燃引线,待引线触发炮身的火药,炮弹便一蹴而就飞向敌方阵地,即完成发射。
据当地老人回忆,松树炮因使用起来灵活多变,易于设伏,又易于打阵地战,所以在文家市大捷时重创了国民党反动派戴斗垣部。战斗中,松树炮被常常放置在敌人不易察觉的高地,等敌人逼近时,发射几发炮弹后,就马上转移至另一个地方,从而起到了避而不战,一战便挫伤其要害的作用。相关资料佐证,农民赤卫军的松树炮创下了歼灭敌军几个排的战绩,这为当时红军部队成功消灭戴部一个旅提升了强大的势气。
不过,松树炮也有它的局限性,由于它做工粗糙,材质不佳,往往在经历一次战斗后,炮身就会挤裂开,炮口也严重变形,从而致使炮弹偏离即定目标。
也许很多人会感到疑惑,为什么时代发展到那个阶段,红军还用这么落后的武器呢?16世纪的中国的金属火炮就已经在大规模使用,况且青铜与生铁远比松树坚固得多,射程数达千米,威力也远比松树炮大得多,难道中国近代的技术不如古代?带着这些疑问,笔者经多方查找相关资料,将原因列为以下几点:首先,非常时刻,无暇顾及武器制造。在三四十年代,我军正处于抗日与反国民党围剿的关键时刻,各根据地虽设有军械厂,也只有维修简单枪支和生产极少子弹的能力,要制造重武器火炮更是无从谈起;其次,条件有限,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制造重武器须相当大的冶金工业规模,我军因起步晚,工业基础薄弱,制造重武器火炮所要用到冶炼钢、铁设备和技术根本得不到保障;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拥有中国东部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对苏区实行资金、技术、资源、人员等严密封锁,导致我军无论是进口还是内销重型武器都存在极大的瓶颈。
综上所述,松树炮才在当时的革命战争中成就了它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