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

风土民俗

红色文家市
时间:2017-06-12 10:09
作者:刘正初
    小时候,文家市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喷香的油饼,一枚精致的邮票,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炬。  
    那时,父亲每次从文家市出差回来,都会带回几个文家市油饼。文家市油饼起源于清雍正年间,选料特别讲究,非要用特级面粉、广西白糖、文家市土产的茶油不可,工艺十分严格,做成饼坯烘热后投入已熬熟冷却的茶油中,待浸泡、吸饱油、浮上油面后再取出晾干,具有多吃不腻、回味无穷的特点。咀嚼着香、甜、脆、爽的油饼,我很快记住了文家市的地名。直到今天,我还爱吃文家市油饼。  
    有一年六一儿童节,远方的表弟给我寄来了一张明信片,明信片上贴着一枚《革命圣地文家市》的邮票。那枚邮票颜色为棕色,底色淡黄,画面上为文家市远景,崇山峻岭环绕下,一排排古朴典雅的建筑映入眼底。当时我的第一个想法是,那可口的油饼就是在这里生产的呀!出于对表兄弟感情的珍惜,也出于对文家市的向往,这张明信片我保存至今。“文家市”就这样成为了我最早的收藏。长大后才知道,这枚邮票是由新中国第一位邮票设计师孙传哲设计的,是浏阳第一次进入邮票。当时面值五分,现在的价格已经翻了上百倍。我曾经以五至十元的单价在北京马甸邮票市场收购了三百多枚。  
    当时浏阳每年举办秋收起义火炬接力赛。我们站在公路两侧,等着比赛队伍经过。往往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运动员举着火炬从文家市方向跑来,向县城方向跑去。那从文家市来的火炬,给了我光芒的照耀,也给了我童年的遐思。  
    直到参加工作,我才第一次来到文家市,心里有一种来晚了的愧疚。这个叫做“市”的小镇,相传明代有文姓聚居,逐步形成墟场集市,文家市由此得名。毛泽东因母亲姓文,于是他把这个亲切而温暖的地方,称为自己的“外婆”家。可以说文家市的历史,与毛泽东息息相关。  
    一九一七年早春,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应邀来到文家市铁炉冲的学友陈绍休家中小住。他在这里走访民众,了解民情,学会了做爆竹的一些简单工艺,还在这里种下了两棵板栗树。我们在电影《秋收起义》中可以看到,当起义部队到达里仁学校时,毛泽东兴奋地说:“十年前我就到过这里!”解放后,板栗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陈家后人把板栗寄到北京,据说毛泽东把板栗送给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分享。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一九二七年九月十九日,毛泽东再一次来到文家市。此时的他,是秋收起义部队的前委书记,革命正处在生死攸关的转折关头。当晚,前敌委员会在里仁学校召开会议,作出了一个事关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决定: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势,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自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明大道。文家市成为了了中国革命的战略转折点。  
    一九三〇年八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军团来到文家市,在高升岭、九峰寺等地巧妙设伏,全歼白匪戴斗垣旅,敌军上自旅长下至马夫一个也没跑掉,取得了红一军团战史上第一次全歼敌人一个整旅的辉煌战绩。“文家市大捷”是我党、我军初创时期毛泽东军事天才的一次重大实践,为红一方面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是毛泽东第三次踏上文家市的土地。  
毛泽东就这样与一个小镇结缘。虽然一九三〇年“文家市大捷”之后,毛泽东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文家市,但是文家市一定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家向毛泽东寄去板栗之后,曾经收到过中南海的回信表示谢意。一九六一年,正是群众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在文家市蹲点,试点恢复手工业合作社和供销社,他把文家市发展农业的做法,写信报告毛泽东。毛泽东在信上批示:“你的这封信,可发湖南全省各地、市、县、社党委研究,仿照办理……”也许,文家市三个字,拨动了领袖记忆的琴弦。  
    因为毛泽东的缘故,文家市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各国的共产党人来这里学习中国革命的经验;副总理陈永贵到这里为铁炉冲毛泽东栽种的板栗树培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第一幅油画,是高虹等四位油画家合作创作的《文家市》;诗人顾工为文家市写诗三首:“掇开油茶林,来到文家市……”作家莫应丰在文家市创作了长篇小说《将军吟》,获得了首届茅盾文学奖……  
    这时,我脑海中不由得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文家市小镇能够得到一代伟人的垂青?难道仅仅因为是伟人的“外婆”家吗?伟人已逝,我只能到文家市的历史、地理、文化中去寻找答案。  
    文家市位于湘赣边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湘赣边界铁岩关上“东南锁钥,吴楚咽喉”的对联,写尽了文家市的险要。其地山清水秀,有龙山霁雪、雁塔斜阳、仙乘牧笛、磨斧樵歌等诸多胜景。可以说,里仁学校就是文家市浓缩的历史。清道光年间,浏阳前后两任知县胡芝房、胡泰阶发起,当地名儒刘大馥主持,于一八四一年在文家市创建了文华书院,取“文章华国”之义,因而使得文家市文风日盛。后书院改称为“里仁学校”,取“里仁”之名是希望梓里子弟都能受到良好教育,成为仁人志士。它的历届校长或是陈蕃庶、陈运精、刘信庚等具有维新思想的宿儒,或是甘恩锡等同情、倾向革命的进步人士,或是罗章龙、陈世乔、甘恩藻等共产党人,聘请的教师都是域内外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一九二五年冬,中共文家市支部在学校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校广泛宣传新民主义革命思想,传播马列主义。这里一度成为了文家市地区乃至湘赣边区的革命中心。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国焘曾经在此任教。老一辈革命家胡耀邦、杨勇曾经在此就读,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时趴在学校的围墙上,聆听了毛泽东“小石头打破大水缸”的著名演说。 毛泽东在文家市播撒的革命火种,星星而燃,最终成燎原之势,烧红了整个中国。一代代的文家市儿女追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无数的先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陈绍休一家,就先后牺牲了八位烈士。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文家市的每一寸土地。幸存者则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代建设者。这时,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文家市会在《革命圣地》邮票中大放异彩,为什么熊熊燃烧的火炬会从文家市方向跑来,为什么毛泽东的足迹会留在文家市的史册上。因为,文家市以自己的人格和魅力吸引了领袖,以自己的牺牲和奉献打造了历史。  
    我再一次来到文家市会师旧址纪念馆,高大的门楼上是郭沫若亲笔题写的馆名,我的心绪在讲解员的描述中飘向那血与火的岁月。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雨,文华书院旧址仍静静地躺在秀丽的文华山下。长约二十米的巷道临街,秋收起义部队就是从这里经巷道进入学校的。巷壁上保存着当时书写的标语、口号。书院旧址古色古香,“以文会友,为国储才”的门联风韵依旧。我穿过长廊幽径,逐一参观了毛泽东及起义将士的简陋住房、厨房、食堂、前敌委员会会址、会师坪,肃立在毛泽东住房门口,用敬仰的目光探视房内仅有的木板床、方桌、坐椅和方桌上的老式煤油灯。讲解员说,那个秋霜浓浓的晚上,这盏煤油灯亮到了深夜。小院天井里有一棵石榴树。这棵石榴树一百多年来只开花不结果,唯独在毛泽东辞世的那年,结了一个拳头大的石榴。  
    从历史中回来,我已经置身于现代化的文家市镇。明清时期文家市以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著称。始自清嘉庆年间的“牛马会”一年一度长盛不衰。境内藏有丰富的优质煤,至今畅销省内外。花炮制造业始于宋,盛于清,已有上千年历史。今天的文家市在继续谱写着动人的传奇,革命老区早已经旧貌焕新颜。抬头望去,一个个带着时代气息的网吧、美食城、休闲茶庄、文化中心映入眼帘,一栋栋别致的小洋楼展示着这里的富庶,一座现代化的边境小城在红土地上崛起。镇政府的干部向我介绍了一大堆的数字,我一个都没有记住。但是,我清楚地记住了这里的农民收入、财政税收都在全省名列前茅,亲口品尝了有商标保护的“福文油饼”的地道风味,亲眼目睹了这里的小青年们梳着时髦的发型骑着摩托飞过、老太太们打着太极拳跳着扇子舞尽情地享受新生活的美好场景。  
    同行的朋友来自省城戏剧界,他说湖南话剧起源于文家市。原来清末民初,文家市的一位老先生彭芝荪,在上海看到了国外刚传来的话剧后,回到老家就邀朋聚友,在家里搭台演戏,谁知这就是话剧在湖南的开端。早知道文家市的采茶戏、山歌、春锣、武术等民间文化百花齐放,但是我绝对没有想到话剧作为一个来自西方的剧种,会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在那么一个边陲小镇萌芽。翻读文家市镇志,读到余氏宗祠济朱轼、刘氏助学陈长橿、包婆婆不做寿酒建桥梁等令人感动的掌故传闻,我强烈地感受到了文家市人的独特品质。他们不排外,不信邪,热爱生活,乐观进取,乐于助人,敢于追求一切新鲜、文明的事物。今天的文家市,仍然有着一些常人不可理解的举动。比如蔺万桃,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把邻近的十多位孤寡老人接到家里,当作父母供养直到老人们归山,一个人做了十多个人的儿子,国家民政部送给他“德高义重”的牌匾;比如李忠良,一位身家过千万的花炮企业家,自己过着简单、节俭的生活,穿着如乡间的老农,却为修路、建校、办敬老院等公益事业十万百万地捐款;比如文家市医院改制,敲响乡镇卫生院改革的第一锣……从这些文家市的人和事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一脉相承的文家市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追求进步、敢为人先、勇于奉献的革命老区精神!  
    一九九三年九月九日,浏阳市委在文家市召开会议,作出了民工建勤修建浏永高等级公路的决定。这个决定,让浏阳打开山门,驶入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会议的主持者欧代明先生在回忆那次会议时是这样说的:“正是浏阳前进的十字路口,我们来到文家市,汲取精神的力量。”我突然想起了童年时的火炬接力赛。那从文家市点燃的火炬,正在向新的时代传递。我蓦然明白,文家市精神永远是浏阳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永远鼓舞着我们奋勇向前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主办单位: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08641号
地址: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   邮编:410315
电话:0731-83768005   电子邮件:www.wenjiashijng@163.com

公安备案号:430181020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