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走出的共和国第一位女将——李贞
时间:2017-06-11 12:42
从秋收起义中共走出了二十一位开国将领,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一位女将——李贞。作为一个女人,能在1927年就参加了革命,又能在众多开国将军中争得一席之地,是多么的了不起。如果我们再联系到她的不幸出生与婚姻的坎坷,并更能萌生对她的崇高敬意。
1908年李贞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家里仅有两亩薄田,几间破草房,父母却生了 6个女娃,可谓家徒四壁,命途多舛。在李贞最小的妹妹出生才两天的那年,父亲就因病去世。到李贞6岁那年,国内战乱频繁,家庭的重担更是压的母女七人举步维艰,母亲便含着眼泪对她说:“有个姓古的人家,家里没有女孩,希望找一个养女,妈打算让你去,你愿意吗?”李贞看到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便点头答应了。可是,她到古家之后,才发现自己不是来做养女的。古家已有3个女儿,这家的大女儿对李贞说:“嘻嘻!你还不知道哩,你是来给我弟弟做婆娘的。”李贞听后,哭了。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是来做童养媳的。
那时的童养媳,实际上也是变相的丫环。从此,许多繁重的体力劳动便落到了李贞那还十分弱小的身上。她要去打水,大盆的水端不起,倒掉了,就要挨打;她要去砍柴,砍了不会捆,捆了又背不起,回来迟了,也要挨打;她要负责背一个比自己还大一岁的孩子,背不起把孩子摔着了,就更要挨打。在婆家生活的那些日子里,李贞记不清挨了多少打、受了多少骂,不知不觉地,她熬到了十五六岁。
人长大了,胆子也随着大了起来。一次,倔强的李贞跟几个要好的童养媳悄悄商量,想偷偷离开婆家,到城里去做女工。李贞的这些想法,被古家人察觉了。婆婆怕她真的要走,便决定马上让她的儿子圆房。1924年正月,16岁的李贞与丈夫举行了旧式婚礼,正式开始了她的婚姻生活。然而,这段酝酿了整整十年的婚姻并没有给李贞带来幸福。
丈夫叫古天顺,比李贞大4岁,是个耿直忠厚但脾气暴躁的青年。由于长期受虐待,李贞对古家人怀有一种难以化解的敌意,对丈夫也是如此,虽然表面顺从,但内心却毫无爱情可言。古天顺对于这个从小被家里当作粗使丫环看待的妻子,也很难生出多少柔情蜜意。因此,婚后两人的感情并不怎么融洽。
有一次,李贞上山砍柴,碰上了倾盆大雨,待她把柴担回家时,浑身已湿得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这时候,古家其他人从田里劳动回来,也被雨淋湿了。因为没有干衣服换,婆婆就责骂李贞没有把衣服洗出来。李贞生气地回嘴说:“我也上山砍柴去了,哪里有工夫洗衣呢?”古天顺见她竟跟母亲顶嘴,抄起一根棍子就朝她劈头盖脑地打来。丈夫的粗暴行为,使李贞伤心透了。她对自己的前途感到非常绝望,觉得天地虽大,却没有自己的一线生机,于是,她穿着一身湿衣服,披头散发地跑出去准备投塘自杀。左邻右舍连忙把她追了回来,邻家的刘婆婆含着眼泪劝她说:“旦娃子啊(注:李贞先前无名,人称“旦娃子”,参加革命后才取名“李贞”),女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呀!你看我,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要上山砍柴,还要挨丈夫的打骂,这是命呐,女人的命啊!我们女人就要认命呐……”。
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李贞也许会像刘婆婆所说的那样认了“女人的命”,做一个任由丈夫打骂的所谓“贤妻良母”。但是,历史不是一潭死水,随着新潮流的涌动,使李贞的生活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这年10月,北伐军进入浏阳,各种群众组织由秘密状态转为公开活动。在革命的斗争中,李贞天才的组织活动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她带领一批进步妇女搞宣传、做军鞋、为北伐军征兵筹粮,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同年冬被选为浏阳地区妇联委员。1927年3月,李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胆小怕事的婆家害怕李贞会连累自己,迫不及待地将一纸休书送到了李贞娘家。李贞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完全自由地参加革命活动了。至此李贞的第一段婚姻也结束了 。
李贞的第二任丈夫是张启龙, 1926年李贞走出婆家闹革命的第一天,就认识了时任中共浏阳区委书记的张启龙。1930年,张启龙的妻女被杀害后,为了安抚失去亲人的张启龙,同时也为了报答张启龙对她的关爱,李贞悄悄地为张启龙送去热饭热菜,帮他洗衣服,还特意做了双布鞋放在他的枕头下。渐渐地,张启龙与李贞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升华成了真挚的爱情。他们在工作上互相关心、支持,在生活上相互体贴、照顾,并于1932年经组织批准,喜结连理。可是不久,张启龙被错误地打成了“改组派”、“AB团分子”,为了不连累李贞,张启龙痛苦地在保卫局事先准备好的“离婚申请书”上签了字。
李贞的最后一任丈夫是甘泗淇上将,李贞地幸福婚姻生活由此开始。可惜的是李贞一生中没有自己的孩子。她和甘泗淇本来有过一个孩子,却在长征中夭折。后来李贞和甘泗淇抚养了20多个烈士的遗孤。
就是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在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后,一直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勇敢的面对生活,从苦难中走出来,成就了她伟大的一生。